【花蓮】六十石山金針花、季節限定版的黃

by kumakuma
25 評論 836 觀看

 

花蓮、每年到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季節限定版的顏色…….一大片醉人的黃澄澄…….

 

IMG_5891

在花蓮兩處金針花的景——赤科山和六十石山…….熊都一探美景過、但最喜歡的還是六十石山…….

IMG_5452

因為一望無盡、亳無遮蔽的景、實在太美了……..形成台灣屋脊的連延高山、一座座的在眼前…….有山高的峻美、亦有山底的優美……

 

IMG_5658

在黃澄澄之外……..這樣帶點黃的綠、也很吸引人…….在六十石山上、雖然烈日很大、吹著微風偶帶來的涼爽、真的很心曠神怡……..

三兩三兩的採金針農民、點綴在其中…….

 

IMG_5490

去年是第三年來六十石山了…….頭一年來的時候遇上了大霧大雨、第二年則是在山上塞在車陣中、也沒有位置停車了…….去年、特地放棄了民宿美味的早餐、早早上山來、可是怕了在小瑞士觀景台這兒總是塞車又難停車的困境…….

一到、先直奔最高點的忘憂亭………

 

IMG_5455

居高臨下的景、很想讓人在這山嶺上大聲狂叫…….美的像畫、也美的入畫了……..

 

IMG_5454

忘憂亭這裡停車位有限、上來的路口設有紅綠燈、要注意依燈號的顏色行進、才不會發生”黑羊和白羊”的故事…….或者也可以從小瑞士觀景台走上來……

 

IMG_5456

為了搭配台東的熱氣球、來的有些早…….還不是金針花最盛時……..但已經無比幸福滿足了……

 

IMG_5460

黃黃綠綠、層層綿延……..這是花蓮大地的拼布景……..

天上的雲、飄過的痕跡、也成陰影印在這黃色畫布上……

 

IMG_5461

底下的民宿、每年這時候也一宿難求……

 

IMG_5463

來到這兒、怎能不留下倩影…….拍照之餘還是要小心安全…….

 

IMG_5466

底下是造型有些日式風味的山嵐亭…….也是遠眺縱谷山景的好地方…….

 

IMG_5468

美景搭上涼亭……六十石山上的觀景涼亭、配合景色而取的名字也很詩意…….鹿劍、觀親、尖閣、黃花、鹿蔥、山嵐、忘憂、萱草、丹棘及療愁…….可惜熊還沒全都去過…….

從各個不同的涼亭看出去的景、相信也不盡相同的美……山嵐亭和黃花亭各據一方……

 

IMG_5475

綿延而去、又帶點地勢的起伏……. 是一片今年看完、又相約明年再見的景……..

 

IMG_5493

很喜歡忘憂亭這兒…….可每每站在這兒、都會很怕、怕自己笨手笨腳的會不會直接給他溜滑梯下企、直通小瑞士觀景台……..

總是想再靠近點、又不太敢靠近……..

 

IMG_5495

看到這片景、當然要讚嘆一下:台灣真是寶島啊…….

 

IMG_5578

IMG_5639

這個由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夾立而成的狹長谷地、真的的很迷人…….

 

IMG_5644

新一季剛種的稻田還綠著…….等收割時、底下的稻田景、就是有別於金針花的另一種黃……而休耕期的油菜花、再是另一種的黃……

 

IMG_5645

一年裡、這裡有三種黃顏色的景可以看……

 

IMG_5649

完全是不輸國外的景色……

 

IMG_5653

廣角端的大景、搭配著多變的天空、也是攝影人的最愛…….尤其是日出清晨、灑落的耶穌光、美到讓人屏息…….

忘憂亭後頭的景色雖不若前頭這兒吸引人、巒山的上頭倒是藏了一隻老鼠、可以眼尖的找找看、真的還蠻像的……這是熊從一旁的遊覽團導覽中聽來的…..=^^=

 

IMG_5507

忘憂亭的景色寫到這裡、下一站小瑞士觀景台…….

 

IMG_5668

忘憂亭這頭有賣店……每回來這兒、總是要買份炸金針和炸南瓜、and金針冰棒啦……

 

IMG_5673

包裝金針中…….曬乾的金針煮成的湯、熊也很愛喝……

 

IMG_5678

在六十石山上、相機都收不起來的猛按快門……..

 

IMG_5697

小瑞士觀景台也是另一個居高臨下的觀景地方…….前方微微弧形的金針花海線、散落的幾戶人家、真的有讓人置身在瑞士的高山景色中……

 

IMG_5693

觀景台前方滿開的金針花、讓前景充滿黃澄澄一片…….

 

IMG_5699

在六十石山上也設有多條步道、讓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這動人的美…….

 

IMG_5700

有別於忘憂亭、這裡比較沒有石頭或樹等遮蔽物…….也因為這樣、除了正的拍……

 

IMG_5707

還可以斜這邊拍…….

 

IMG_5708

或斜這側拍…….這裡金針花開的很滿、不怕畫面沒有花……

 

IMG_5710

除了滿開的花、有更多等著開花的花苞…….

 

IMG_5713

除了迷人、還是迷人…….

 

IMG_5730

拍一張金針花的羊腸小徑……

只是這裡的金針花可能是攝影人架腳架為了拍大景而踩踏出了一大片倒花…….看到美景被破壞、難免有點難過……還是要有公德心才好…….

 

IMG_5689

離開小瑞士觀景台、往底下去……..

 

IMG_5798

開著車、看到不錯的景、可以停車、就停下來拍張照……..往回拍一張剛才在觀景台上看的景…….

不管是居高臨下、還是由下往上、都各有不同的美……

 

IMG_5844

在這裡發現了一處曬金針……..

 

IMG_5829

好美麗的顏色…….

 

IMG_5826

鋪成了一張橘黃地毯子…….

 

IMG_5853

前方的是黃花亭…….

 

IMG_5877

這一天的雲、也很有看頭…….

 

IMG_5929

頂著烈陽、把摘採的金針、一把又一把的放進背袋中…….這樣的背影、也為六十石山再添一色……

 

IMG_5934

六十石山的金針是西元1661年從大陸華南引進的、適合種在海拔八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坡地…….每年的八月初至九月底是花朵盛開的時期…….

 

IMG_5940

接著上黃花亭…….

 

IMG_5963

在黃花亭這裡又是不同的角度賞景、再加上有三層樓、隨著樓高不同、景色也約略不同…….

 

IMG_5947

台灣的高山真的好美、上頭的白雲、覆蓋著、讓山頭看起來像積雪……..

 

IMG_5948

底下的縱谷平原風光、也是一等一的美景…….方格狀的農田、錯落又整齊…….

 

IMG_5959

德森有機農場、在黃花亭這裡也看得到……..熊每回來都很去、但熊友每回都直接咻的開車就過、完全不管熊眼裡頭水汪汪的期盼……~”~

 

IMG_5977

連山上的雲景、也很氣勢滂薄…….

在日治時期、一般水田每甲地的穀子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而這一帶的稻田每一甲卻可生產60石縠子、因此被稱做六十石(ㄉㄢˋ)山……同樣在日治時期、這座山本是一片繁茂的樟樹林、為了煉製樟腦而被砍伐一空、結果發現在空曠的山坡上、散佈著60塊巨大的石頭、所以被名命為六十石(ㄕˊ)山…….這是地名由來的二種說法……

 

IMG_5987

南北縱貫的秀姑巒溪也為這片景加了不同的元素美進來……..

 

IMG_6001

在拍一張、要準備離開了…….每回來都匆匆來匆匆去的、好想每個角落都逛上一圈…….

 

IMG_6025

離開前、先吃一枝金針冰、吃了再上……=^^=

 

IMG_5692

今年、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可以和這一日美人——金針花、來個一日的花海約會……..今年也好想再來啊、只是又要爆肝了……花蓮、好遠、但很值得為他來…….

 

 

景點:六十石山 金針花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  (約台九線308.6K東側轉入) / 經緯度:(23.218788,121.317725)

 

檢視較大的地圖

 

 

你可能也會喜歡

25 評論

navyblue77 2012/08/16 - 10:22:58

我也比較喜歡六十石山
又開闊又壯觀
本身的金針園也漂亮
搭配地形和涼亭
整個美到爆表了
可惜我幾年前去時還沒到金針花季
最近幾年一直想去也沒有機會
熊這篇拍的真美
害我好想再去呢!
推!
版主回覆:(09/07/2012 08:18:55 AM)
今年熊還想再衝一次、希望九月花況是OK的…布魯今年要衝嗎…=^^=…謝謝布魯推推

回覆
youli7133 2012/08/15 - 02:18:52

好美的黃金山坡~
好想再去喔~今年~
推~
版主回覆:(08/13/2012 04:07:20 PM)
今年熊也想再去…只是不知道九月的花況好不好、花還在不在…六十石山這個時候真的很美、美到令人讚嘆…^—^…謝謝推推

回覆
z61455 2012/08/10 - 01:04:26

推一咕~
風景真好~整個都是金黃色的花田
那冰棒是金針花冰ㄇ??
好奇口味如何
版主回覆:(08/13/2012 04:05:51 PM)
冰嘛、裡頭有包金針、吃起來甜甜的、就這樣…=^^=…吃一吃、忘記了、A害…謝謝小萬推推

回覆
ivyinforest 2012/08/06 - 10:09:50

鬼鬼推
這裡真的超美
的確是季節限定版呢XDDD
版主回覆:(08/14/2012 03:01:12 PM)
沒錯、沒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蠢蠢欲動呢…=^^=…謝謝鬼鬼推推

回覆
archpretyang 2012/08/06 - 05:04:52

推~~~~
好美阿~~這地方 照片拍得好好 很像明信片咧~~黃澄澄的好美呦~~~謝謝你的介紹~
版主回覆:(08/13/2012 04:03:46 PM)
這裡真的是怎麼拍怎麼美、太得天獨厚的美景了…有機會可以去感受一下喔…^O^…很震撼的…^—^…謝謝推推

回覆
1 ... 3 4 5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