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一篇文章,承接去年的最後一篇而來,仍是雲林林內落羽松的景色。
它是水圳:調節水利,灌溉農田用;它不是楊柳:側看的垂枝羽葉,比素淨的楊柳上了更多的胭脂,綠中帶黃,紅中鑲金。
隨著水圳旁設立的水車裝置,園區內轉紅的落羽松,在陽光下像是套用黃色瀘鏡般,帶出了一份農家舊時光的味道。濁水滾滾,流經灌溉了多少年頭;那多少年頭農耕器具隨著機械化了,水圳的功能也隨著改變了。
元旦連假的第一天又回到雲林林內鄉的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上回來時是陰天,一直對這裡的落羽松景色念念不忘,抱著可能掉光的預期還是前來一看。
雖然落羽松葉是掉了不少,但整個轉紅的景色,比起前回來時更勝好幾分。
沿著林內分水工取水道種植的落羽松,這回再來羽葉改換穿紅裝的迎賓中。
傳統穀倉,後有鵝黃色水車和轉紅落羽松,這樣的景色真的很迷人;順著景色被領走入時光隧道中,感受過去的農時生活。
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是首座以「水利」為主題設置的文物館,園區分為室內、外二部分。
館內的部分是藉由圖片、模型、器具等來介紹農田和水利之間的關係及發展史,共分為七個單元展示介紹;另還有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紀念室。
館外則以動態的水利設施展示為主,並搭配相關古農器具的展出。
在館區前一邊可以看到農夫和牛車、古亭畚、石樁臼。另一邊則有古井、 美化井、甘蔗石碾等的早期器具展出。搭配一旁的解說,細細感受了解早期農業中的智慧和巧思。
中間隔了二個星期,再來,園內落羽松幾近全數轉紅。
熊真的很喜歡這一份景色和感受;垂往水圳的羽葉像楊柳般,因比楊柳重雖不太飄飄,但那多色合一的葉,讓畫面好多彩,心情也跟著上色。
慢步在園區,細細感受羽葉的變色和不同。
接著來到水利動態模型區,這裡呈現的是攔河堰的引水工程;每樣設施處也都附有其名稱及功能的解說。
透過模型讓我們可以大致的了解整個水圳工程;看著小模型,走在實體水圳旁,也是很特別的體驗感受。
再回到這階梯狀護欄的落羽松處,整個都紅了,心情也有如太陽照耀下的發亮羽葉,キラキラ。
順著取水路走,邊欣賞園區內的落羽松景,最後來到林內分水工;八角形的分水工,又稱八卦池。
這是集集攔水壩的南渠道工程,經集集攔河堰取水後,由南岸的聯絡渠道輸水,在濁幹線林內二號進水口處設置分水工進行分水,供應下游不同用途的用水。是集灌溉、發電和工業的多功能之分水工。
林內分水工有專用管道輸送工業用水到麥寮六輕,濁幹線則供應農業用水。而日治時代興建至今的烏塗電廠,其濁水發電廠亦由此取水,也形成了這一特殊景觀。
順著八卦形的分水工走,來到後方這一處的落羽松;雖然又掉了不少葉子,但依舊拍照拍的很開心。
整個分水工內的水看似平和,實則底下暗自滾流 ,看看濁幹線取水口的後面便知。
附註:濁幹線取水口後方的圍欄稍微低矮,靠近時請注意安全。
走逛了一圈林內分水工,再回到水圳這裡。
這回不走落羽松道而是進來動態水利設施模型這裡,從未重劃稻田區再逆著參觀回去。
看著這頭的灌溉渠道模型,好想看一次真實的動態模擬。
葫蘆型的健康步道;一旁還有親子公園,有簡單的遊樂、休憩設施。
沿著步道走可以看到制水閘門、版橋、分水工等的模擬設施。
而傳統住屋的模型則已損毁,沒有再修復重置,有點可惜也顯得凌亂了。
換上紅衣裝的落羽松,真的有不輸楓紅的美。
紅楬的顏色,把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襯色的相當具有風情。
二個星前近拍的「蕭捧油」(小朋友)身高的落羽松現在也轉紅了,小小的一株,在大松旁,很有親子落羽松的Fu…..^^
冬天的落羽松真的太迷人了,尤其在陽光灑下時。
隨著天冷,從綠色到像塗抹上了紅、楬、黃各色的脂粉,素顏到濃妝豔抹;從身穿單一綠衣到換穿紅、楬、黃相間的彩衣。不得不說落羽松、是冬日裡最優秀的彩妝師和服裝造型師。
這個季節的農田水利文物館是最美的時候,有教育性的農田、水利的互依,有景觀性的落羽松相伴。
◎ 雲林景點相關文章:
【雲林。採玫瑰】虎尾自助式玫瑰花園、花苞藏情花開展情剪擷送情
【雲林。落羽松】林內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偶像劇等級的落羽松秘境林
【雲林。特色吊橋】古坑華山小天梯‧情人橋、一次僅二人過的超刺激吊橋
【雲林。虎尾彩繪村】虎尾堀頭社區、傳統穀倉 v.s 可愛小鹿彩繪村
【雲林。財神廟咖啡】北港武德宮樂咖啡 Le café 、廟宇特色咖啡館
~歡迎加入粉絲團~
景點: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
電話:(05)532-4126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林中村三星路9-2號
參觀方式:
館內:1、接受學校或機關團體申請。 2、個人參觀,僅開放每個月的第二及第四週的星期三下午 1:30 ~ 4:30。
館外:開放式參觀。
交通資訊:中二高下斗六交流道接台3線往林內方向,續行後左轉雲59(三星路),接著直行便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