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黃金海岸的對面,是喜樹社區,這有著可愛討喜名稱的社區,延續著小漁村的過去,現在這裡熱賣著阿嬤的文創小魚包。
在喜樹老街中,有文創點子也是藝術聚落,早期的紅磚屋牆穿插著記憶中的彩繪圖,在這「喜事集」中充滿樂趣、人情、創意及懷舊感。
黃色的建築是喜樹圖書館,圖書館前的裝置藝術是老街地圖上的車仔寮遺址,呈現早期喜樹居民往來府城的交通方式。
在圖書館的對面即是喜樹老街入口。
紅色的鐵雕入口,把喜樹的地名和喜事的熱鬧結合,在裡頭可以找到文創、藝術、美食等,是很具有在地特色的老街。
在紅色鐵雕入口旁有導覽地圖可以索取。
喜樹老街在導覽上相當貼心,在各個入口、角落都設有地圖及說明,所以不怕會迷路或錯過景點。
通過喜氣洋洋的入口後,便是海底悠游的魚世界彩繪,在炎熱的天中,的確很想浸在水中冷却一下熱度。
在這裡可以看見黃槿花的彩繪,也是地圖上標示的「喜樹開花」,呈現的是早期黃槿花開落滿地的景色。
大黃槿樹在台灣平野或濱海地區是為防風、遮蔭樹種,早期沒有塑膠袋的年代中,黃槿的大葉片成為過年炊粿用的襯底材料,所以也被稱為「粿葉樹」。
在往裡走,小巷內是各樣主題的市集,邊走邊看,像尋寶似的。
喜樹老街相當有規劃,除了有自己的T恤外,擺設的攤位、乃至於遮陽的傘,都一致性的整齊有特色。
從入口進來會先經過阿公的賣魚攤,也是文創的魚包包,各種樣式都有,也可以買帆布筆袋自行回去彩繪。
如果要阿嬤的文創小魚包,則是在柑仔店的彩繪旁。
柑仔店彩繪,透過彩繪將不再營業、消失的柑仔店,以不同的方式讓回憶重新回到老街中。
柑仔店中的每樣東西都讓人好懷念。
不只有導覽地圖,在每個點區,也都設有解說,讓遊客可以更貼近及了解原由。
放在竹篩盤中的就是喜樹老街熱賣中的阿嬤文創小魚包。
看到這一盤,逼真到感覺自己好像來到魚市場在挑魚貨般,實在太像了,各種魚都有。
過去靠海的小魚村,延續到現在成為販售新鮮魚貨包包的創意市集,是另一種意象的傳承。
是不是很像?
可惜這天來排隊買限量虱目魚頭包的遊客太多,再加上有香港媒體團來採訪,小小的巷弄擠滿了人,不太好拍照。
而且熊一直很想要的粿包也沒有貨了,阿嬤的文創包包除了魚、還有高麗菜、粿、三層肉等造型,每樣都逼真的讓人很想擁有說。
這個星期限量開賣的虱目魚頭零錢包,厚、超逼真、真是有夠像的。
開賣後,很快就秒殺賣完,沒買到還可以登記訂購。
在阿嬤的文創魚包包旁則是竹製童玩體驗區,在這裡可以體驗及回味早期童玩的樂趣。
熊最喜歡這個雞仔吃米了,擺盪著下面的圓球,雞仔就會低頭吃米,相當生動可愛。
買了一個回家收藏,早期的東西總是帶著溫度和貼近生活。
在喜樹表演廳這裡,可以看到早期屋舍的建築格局及歷經歳月的一種美。
在裝點的綠意中,搭配馬賽克拼貼及貓咪的裝置藝術,帶出了老屋的生動活潑。
手上拿著導覽地圖,穿梭在巷弄內,感受一種老社區的新生命。
接著往另一頭走,經過紅豆餅攤的彩繪,這也是一直傳承著的好味道。
再往前走,則來到「有沒有人在偷看我」的彩繪,也是熊很喜歡的彩繪之一,超讓人會心一笑的。
重點是隔壁童玩攤剛好擺著飛天小女警,二者互看,形成有趣的畫面。
透過「借過貓」的裝置藝術來呈現早期屋舍、巷弄之近和人的親近,走在屋頂的貓,也帶出早期閩南建築的美。
除了裝置藝術的貓咪外,這裡也有真貓借過中。
走逛累了,可以來品嚐喜樹在地的美味,傳承百年的阿義手工碗粿。
還熱著的碗粿、加點蒜醬,品嚐一種單純無過多添加的古早美味。
裝置藝術「絲瓜棚下」呈現的是喜樹早期處處可見的絲瓜棚架景象。
來訪時,棚架下有條大絲瓜正曬乾中準備另做他用,在這裡可以吃到小時候用袋裝凍的綠豆冰及消暑的絲瓜水,超懷舊。
接著來到喜樹老街的另一入口,這裡有著「吃桌」的彩繪。
在紅磚的鐵皮外牆上細細繪出了早期吃流水席的樣貌,從人物神情到衣飾、從現場氛圍到桌上餐食,無一不讓人好懷念,完整呈現吃辦桌時的人情味和熱鬧感。
順道一提,在「吃桌」彩繪外的停車處,有可愛造型的椅子,可愛又逗趣。
在往裡走還有「綠洲」的彩繪藝術。
一尾魚接著一尾魚,不同魚種不同表情,倒也很有人生百態之感。
另外,在堤防區也有黃金海岸玩水的熱鬧、農家風情等的彩繪。
這回的喜樹老街漫遊,先到這裡,這天外頭氣溫達到36度,實在無法待上太久,老街中沒走到的就等下一次的再訪。
不太大的喜樹老街,結合文創、彩繪,並發展成具有在地特色的藝術聚落,不是只有來訪拍照,也多了在地的互動,讓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過去的小漁村中,小魚包正熱中,希望下次能買到想要的包。
景點:喜樹老街
地址:台南市南區喜樹路340巷